2月10日,工信部、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发布《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钢铁、有色、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,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,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,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。
力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%,其中,冶炼渣达到73%,工业副产石膏达到73%,赤泥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高。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4.8亿吨,其中废钢铁3.2亿吨,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,废纸6000万吨。
《方案》提出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工程、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提升工程。
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提质增效工程中,《方案》提出,要推动技术升级降低固废产生强度。加大技术改造力度,推动工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。推广非高炉炼铁、有色金属短流程冶炼、非硫酸法分解中低品位磷矿、铬盐液相氧化、冷冻硝酸法、尾矿和煤矸石原位井下充填等先进工艺。
同时,强化生产过程资源的高效利用、梯级利用和循环利用,降低固废产生强度。鼓励产废企业加强生产过程管理、优化固废处理工艺,提高固废资源品质,降低综合利用难度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近日,工信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《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。
该文件明确提出,到2025年产业集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,钢铁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。工艺结构明显优化,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%以上。
记者了解到,电炉钢与转炉炼钢相比,其生产流程大大缩短、生产调度更加灵活,同时污染较少,热效率高,冶炼质量也更高,能够有效提升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。
此外,《方案》还提出,要加快工业固废规模化高效利用。推动工业固废按元素价值综合开发利用,加快推进尾矿(共伴生矿)、粉煤灰、煤矸石、冶炼渣、工业副产石膏、赤泥、化工废渣等工业固废在有价组分提取、建材生产、市政设施建设、井下充填、生态修复、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。
同时,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在生产纤维材料、微晶玻璃、超细化填料、低碳水泥、固废基高性能混凝土、预制件、节能型建筑材料等领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。组织开展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评价,推动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新增工业固废能用尽用、存量工业固废有序减少。
在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工程中,《方案》提出,要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。实施废钢铁、废有色金属、废塑料、废旧轮胎、废纸、废旧动力电池、废旧手机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。
《方案》还提出,要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。完善管理制度,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。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建回收渠道,构建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。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在近期采访了多位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从业者,多位受访者均表示,当前我国的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虽然不断完善,但仍然面临一些困境。
有回收企业负责人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废旧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确实存在一些难点,一是退役电池检测面临车企的BMS(电池管理系统)壁垒;二是在无法破除壁垒的情况下,怎样才能更安全快速地进行拆解。
另外,该负责人表示,在再生利用的湿法冶炼阶段,虽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,但业内还在不断探索一些先进技术,从而可以使产业链更短、提取率更高、产生的废渣更少。
针对这些方面,本次《方案》也提出,要推进废旧动力电池在备电、充换电等领域安全梯次应用。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建设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示范工程。培育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,加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、自动化拆解、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力度。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此外,文件还提到要深化废塑料循环利用。加快废弃饮料瓶、塑料快递包装等产生量大的主要废塑料品种回收利用,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,提高产业集中度。推动废塑料高附加值利用。鼓励企业开展废塑料综合利用产品绿色设计认证,提高再生塑料在汽车、电器电子、建筑、纺织等领域的使用比例。
每日经济新闻